文章摘要
本系列介绍WinCc的虚拟化架构、配置过程和注意事项,应用和配置过程,组态以及原理架构和实现步骤。
文章内容
4 虚拟化常规操作
4.1 准备工作
在物理服务器上安装ESXi之前,需要在BI0S中启用虚拟化选项VT-x和VT-d(用于硬件透传),如图4-1所示。
图4-1
与安装Windows操作系统不同,如果ESXi没有识别物理服务器的以太网卡,则安装过程不会继续执行,如图4-2所示。
图4-2
可以先从网卡供应商的网站上下载.tgz(Linux驱动)文件,并在VMware PowerCLI下使用ESXiCustomizerPS命令行将驱动文件合成到ESXi的安装镜像中,完成第三方网卡驱动的封装,如图4-3所示。
图4-3
4.2 部署虚拟机
在ESXi主机上部署虚拟机,除了如章节3.1.2中介绍的创建虚拟机的方法之外,还可以将已有的虚拟机(或物理机)通过上载、导入、转换和克隆等方式移植到ESXi主机。
4.2.1上载虚拟机(Workstation ->ESXi)
如果虚拟机是在VMware Workstation Pro中创建和运行的,可以选择菜单虚拟机一管理-上载,将虚拟机上载到ESX主机中,如图4-4所示。
图4-4
选择相应的ESXi主机(IP地址)作为目标服务器,并选择相应的数据存储完成上载,如图4-5和图4-6所示。
图4-5
图4-6
注意:由于VMware Workstation Pro与ESXi的虚拟机格式并不一致,所以直接将VMware Workstaton Pro的虚拟机拷贝到ESXi之后是无法运行的,而上载的过程实际包括了格式转换。
4.2.2 导出和导入OVF(Workstation ->ESXi)
为避免VMware Workstation Pro与ESXi的虚拟机格式的不一致,可以通过OVF实现虚拟机的部署。OVF(Open Virtualizaion Format)文件是一种开源的虚拟化文件规范,用于虚拟机的归档和部署。
在VMware Workstation Pro中,选择菜单文件-导出为OVF,并选择存储路径,如图4-7和图4-8所示。
图4-7
图4-8
在ESXi的Web客户端中的导航栏的虚拟机中新建虚拟机,选择从OVF或OVA文件部署虚拟机,如图4-9所示。
图4-9
将先前导出的OVF和vmdk文件托拽到列表框中,如图4-10所示。
图4-10
4.2.3 转换虚拟机(vCenter Converter)
可以通过vCenter Converter将物理机和不同环境下的虚拟机转换为VMware当前的虚拟机格式,并移植到ESXi主机中,如图4-11所示。
图4-11
在管理机上安装vCenter Converer后,运行转换虚拟机的向导,选择需要转换的物理机的IP地址,并输入登录用户和密码,如图4-12所示。
图4-12
系统提示需要远程部署vCenter Converter代理,如图4-13所示。
图4-13
选择目标类型为VMware Infastruture虚拟机,即符合ESXi格式的虚拟机,选择ESXi主机的IP地址,并输入登录用户和密码,如图4-14所示。
图4-14
在目标系统中,可以看到ESXi主机的已有虚拟机列表清单,如图4-15所示。
图4-15
在目标虚拟机中,选择数据存储位置,如图4-16所示。
图4-16
在目标位置中,可以手动调整物理机转换为虚拟机后的磁盘分区的尺寸大小,如图4-17所示。
图4-17
4.2.4部署示例(vSphere Client)
在执行上述移植虚拟机的过程中,移植后的虚拟机将默认保持原先的系统D、计算机名称和网络IP等信息,除非手动修改这些信息,否则将影响虚拟机的运行。
以快速部署WinCC虚拟机为例,介绍虚拟机的克降和WinCC的自动安装。
注意:在克隆之前,已经创建了符合WinCC安装条件的虚拟机。
在管理机的vSphere Web客户端上,在策略和配置文件中创建虚拟机自定义规范,即虚拟机的克隆模板。其中,在操作系统选项中选择生成新的安全ID,在计算机名称中选择询问用户,网卡中提示用户输入IP地址,如图4-18所示。
图4-18
使用虚拟机的克隆向导,在自定义客户机操作系统中选择图4-18中定义的规范,在用户设置中输入相应的计算机名称和网卡的IP地址等信息, 如图4-19所示。
图4-19
WinCC的自动安装模式的操作流程是:
- 记录安装过程,记录过程与实际安装过程相同,但并不真正执行安装,而只是将选择的安装数据包及用户配置记录保存到ini配置文件当中。
- 通过命令行方式执行安装,整个过程完全按照记录文件中记录的需求自动完成安装,在该过程当中无需人为参与。在管理机的 Windows 开始菜单的“运行”(Run)域中输入以下命令: <安装包存储路径>\setup.exe /record ,如图4-20所示。
图4-20
激活记录功能,并选择“Ra_Auto.ini”控制文件的路径,如图4-21所示。
图4-21
选择符合需求的安装数据包,如图4-22所示。
图4-22
接受许可协议和对系统设置的更改,完成安装记录,如图 4-23所示。
图4-23
在 Windows 开始菜单的“运行”(Run)域中输入以下命令: <安装包存储路径>\setup.exe /silent=D:\Ra Auto.ini,执行自动安装,如图 4-24和图4-25所示。
图4-24
图4-25
WinCC的自动安装模式的优点在于将使用者从安装过程中解放出来,大大缩短了使用者在安装过程中被占用的时间。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实现在多个物理机或虚拟机上进行集中安装。例如,可以将 WinCc的安装包文件存储在一个共享的网络存储中,同时将ini 安装配置文件也存储在其中,这样可通过网络互连的方式访问共享文件夹,在多个需要执行相同安装过程的虚拟机上进行批量安装。
注意:自动安装模式只支持数据包安装。
经过上述步骤完成虚拟机的初步部署后,就可以根据在实际物理机上部署C/S(客户机/服务器)和B/S(浏览器/服务器)架构的步骤,在虚拟机上进行详细配置。
5 虚拟化总结
5.1 硬件兼容性
在VMware的官方网站上,可以选择相应的软件版本、硬件供应商、系统类型以及功能要求等条件,查询作为ESXi的服务器的硬件兼容性,如图5-1和图5-2所示。
图5-1
图5-2
在实际项目中,强烈建议使用满足兼容性的物理服务器;如果使用了不满足兼容性要求的物理服务器,则可能会出现章节4-1的描述问题或运行时宕机,如图5-3所示。
图5-3
5.2 HA和FT
HA(High Availability)是vCenter Serer的高可用性管理功能,即当ESX主机宕机时,所有虚拟机立即关闭,受影响的虚拟机在其它ESXi主机上自动重启如图5-4所示。
图5-4
HA具有以下特性
- 计划外宕机保护,虚拟机重启时间为分钟级
- 基于集群和共享存储
- 基于心跳检测的网络(vKemel)
注意:HA在虚拟机重启过程中,存在数据丢失。
FT(Fault Tolerance)是vCenter Server的容错管理功能,即在ESXi主机宕机时,提供虚拟机的连续可用性,如图5-5所示。
图5-5
FT提供主要副本和次要副本同时运行,并根据二者的心跳检测保证处于活动状态的副本始终运行,不会中断。
注意:WinCC不支持FT。
5.3 优势和决策
相对于非虚拟化,虚拟化在各项应用指标的对比中均占据一定优势,如图5-6所示。
图5-6
在进行项目决策时,除了显而易见的收益,还应该考虑虚拟化环境的专业知识背景,如图5-7所示。
图5-7
西门子提供基于WinCC的虚拟化解决方案SIVaas,如图5-8所示。
图5-8
暂无评论内容